第472章 "外地"工作的堂叔_重生八零:带着崽崽赶海!
笔趣阁 > 重生八零:带着崽崽赶海! > 第472章 "外地"工作的堂叔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72章 "外地"工作的堂叔

  第472章"外地"工作的堂叔

  杨厂长知道要买船的是这对年轻夫妻,不过两人旁边做的是家里长辈。

  他把报价单递给童父:

  “同志,这是我们最终算出来的报价,你们都看看。”

  童父客气的笑笑,接过报价单,粗粗看了一眼,压下心里的震惊,淡定的递给童瑶两人。

  童瑶和杨清桦仔细看完,心都碎了。

  上次张主任算的报价是四万出头,都没到41000元。

  这次单子末尾写的是四万三千多。

  不愧是刚起步的钢制材料,贵得明明白白。

  杨清桦一贯高冷沉默,把主场交给老婆。

  童瑶放下报价单,没说话,拿起茶杯慢悠悠的喝茶。

  张主任见童瑶不肯说话,心里着急,想说点什么,见厂长也老神在在的微笑看童瑶。

  算了,反正他就是个主任,这里没他说话的份。

  童瑶喝着茶,同样微笑的看着杨厂长。

  谈价格就是这样,谁先开口谁落了下乘,她不着急。

  “1,1,1,木头人!”

  小家伙见娘笑着不说话,他以为是玩游戏,直起身,竖起食指摇头晃脑的喊。

  顾南起身把杨溪俊从童瑶怀里抱下来,拉到阿嫲旁边坐。

  没了孩子多打扰,气氛恢复紧张。

  杨厂长暗暗心惊,没想到这位年轻媳妇那么沉得住气。

  也是,能有勇气订那么大的钢制渔船的人家,自然不一般。

  想到全市第一条28米的钢制渔船将由他们造船厂打造,他也不想丢了这笔大单,率先开口:

  “呵呵,阿瑶同志,这报价单是我们熬夜算出来的,你看这几个设备,我们还特地打电话给外省厂家再三讲价才谈妥的,绝对没有坑你。”

  张主任见厂长开口了,立即接话道:

  “是啊,我们市造船厂的信誉你们也知道。

  咱有一说一,我们厂里肯定也不是白白造船,那么多工人要吃饭,养家糊口,肯定是赚点的。

  相信你们也去县城造船厂问过,他们的报价和我们的对比,估计高出不少。

  这报价绝对是良心价了,按照你的要求,这些设备都是用时下最好的,渔船的设计,用到的……”

  张主任苦口婆心说了一大串,见童瑶还是微笑,他麻爪了。

  童瑶指了指几个设备:

  “领导啊,这几个设备更新换代太快了,技术方面不出三五年,肯定得升级。

  我们渔民对船的要求看得重,也不想到时候老是换机器,上次咱们估算的价格可比这个还低呢。

  而且这会的国内钢制渔船技术到底如何,相信你们比我更清楚。

  我也是想着支持咱们造船厂,才决定订制的,这价格上,杨厂长看看能不能优惠点。”

  杨厂长听童瑶说完,心也有些虚了,他也想挺直腰板说不能讲价,可人家一针见血指出来了。

  要说铁皮船技术,国内各大造船厂都是打包票的,钢制完全不行,起步比几个国家晚太多了,技术成熟起来还得花十多年。

  “唉,技术是一回事,这样,我们造船厂保证,你们订了这条船,保修期由五年升到十年,渔船有什么问题你们可以过来免费修。”

  童瑶笑容大了点:

  “那谢谢厂长了,保修多送五年确实不错,不过,我们无论在哪个造船厂订这种大船都是这个说法,像昨天我们去县城造船厂他们还说给我们十二年保修呢。”

  讲价嘛,货比三家总有好处的,童瑶一家没去过不代表不能胡扯,反正今天谈价格是今天的事,目的达到就行。

  童父挑了挑眉,闺女睁眼说瞎话的本事遗传自己十成十,不错不错。

  阿嫲老实人,坐在旁边心虚又尴尬的卷缩脚趾头,昨天…昨天阿瑶她们明明去捞海星啊。

  杨厂长和张主任对视一眼,暗自磨牙。

  这个县城造船厂真是不要脸,技术没有他们市造船厂的好就算了,还敢抢生意。

  童瑶笑眯眯道:

  “当然啦,咱们市造船厂的技术肯定比县里好的,也相信咱们市造船厂我今天过来谈,就是听说市造船厂在杨厂长的带领下欣欣向荣。

  张主任也是个极其负责任的好领导,上次介绍价格特别仔细,我想着,能不能少个四五千的,这样我们也不用跑别的省份了。”

  “什么!你们还要去别的省份?”

  “阿瑶同志啊,我说良心话,相邻的省份价格大差不差的,技术也差不多,除非你们去浙省那边,这一来一回既耽误时间又要白花钱。”

  童瑶赞同道:

  “可不是吗,我也考虑到这个问题,去别的省份订船我们也没法三不五时去看,这才觉得在咱们市订好一点,可这价格也太高了,一般渔民想都不敢想,要不是我爹大力支持,我也不敢订的。”

  杨厂长几人看向一身朴素的童父,这…这位,上看下看也不像是个有能力支持的老父亲啊。

  他们是城市人,见识多,别框我们。

  童父高深莫测的拿起杯子喝茶,嫌弃的砸吧砸吧嘴:

  “闺女啊,忘记把家里你堂叔寄过来的好茶带过来给两位领导尝尝。

  闽南那边茶叶不错,这不是看船吗,后天咱们打个电话给你堂叔。

  他在闽南那边做生意,刚好领咱们去那边造船厂参观参观,天货比三家,闲着也是闲着,去看看吧,呵呵。”

  童瑶扯了扯嘴角,老爹比自己还能吹啊。

  还闽南堂叔,咳,她堂叔正在村里山旮旯锄地吧。

  不过她也没拆穿,端起怀念的神色:

  “唉,说的也是,大红袍和铁观音家里都有,咋就忘带了呢,呵呵,阿强哥,等会回去你跟我们回家吃个饭,到时候带点茶叶上来给两位领导尝尝。”

  吕自强看火都烧到自己身上了,连忙摆手说不用。

  茶叶重要吗,这不重要。

  重要的是杨厂长和张主任感到了被抢生意的危机。

  杨厂长等不及开口了:

  “呵呵,阿瑶同志,没想到你家还大有来头,堂叔还在闽南那边工作,那边的造船厂确实多,设备和技术也比我们这边好。

  有句老话不是说了吗,远亲不如近邻,这话用在订船上也是恰当的。

  你跑那么远订船,哪有在本市好,在本市你看造船进度,两三个钟头就能到,以后船的维护,也更方便。”

  童瑶接过扑上来的儿子,笑眯眯道:

  “那就看价格能不能优惠了,您可是整个造船厂的掌权人,能少点,你好我好大家好,对吧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e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e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